再好的老師,也比不過家長的言傳身教
教育一直困擾大家的一個問題:
學(xué)校教育和家庭教育,誰更重要?
經(jīng)常聽到家長說:“我不懂教育,孩子就交給你了。”
如果教育真的只靠老師和學(xué)校,那才是真的耽誤了孩子。
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(huán)境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
孩子堅強的意志、優(yōu)秀的習慣、強大的適應(yīng)能力、良好的社交關(guān)系等等,都是在家庭里培養(yǎng)而成的。
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過:家庭教育不到位,學(xué)校教育做得再好也無濟于事。
教育的出路,跑道在學(xué)校,但起點和發(fā)力點一定在家庭。
孩子能否真正成才,就看父母如何教育。這一點,所有父母都必須明白。
一個孩子的品格
取決于父母的家庭教育
社會上有一種普遍的聲音,就是無限夸大學(xué)校和老師的作用。
“沒有教不好的學(xué)生,只有不會教的老師?!边@讓部分家長誤以為孩子的教育只是老師的責任,甚至孩子一出問題就去找老師。
但是真正決定孩子一生的,是父母。
每當我們討論孩子的不同時,首先留意到的是他們的父母。
孩子成績優(yōu)秀,我們會認為他的父母十分重視教育。
孩子斯文有禮,我們會覺得他很有家教。
甚至每當提及一個名人,我們先想到的也是他的父母。
郎朗之所以成功,離不開父親一直逼他練琴;周杰倫之所以成功,離不開母親嚴格督促他學(xué)音樂。
學(xué)霸非天生,每個優(yōu)秀孩子的背后,都站著一對優(yōu)秀的父母。
一個孩子的種種品德,包括勤奮實干、誠實守信、善良感恩等等,幾乎都來自于家庭。
父母的品格決定孩子的一生,家庭的教育影響孩子的未來。
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樣
影響遠遠大于老師
經(jīng)常聽到這樣的話:孩子是怎么樣的,看他的父母就知道了。
孩子是父母的復(fù)印紙,孩子的大多數(shù)行為與秉性,都能從父母身上找到根源。
熱播劇《小歡喜》就說明了一個道理:
家庭關(guān)系越和諧,父母之間的感情越好,教育孩子的方式越得當,孩子的成績就越好。
在孩子的教育上,家長所起到的作用是最關(guān)鍵的。
有句話說得很好:一個好父親,等于200個好老師。
一旦父親參與到教育中,孩子的改變顯而易見。而且,孩子能夠從父親身上汲取巨大的成長能量。
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可能只有三五年,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全面的,貫徹一生的。
老師的千言萬語,往往抵不過父母的一句話。
父母是孩子前行的動力,給孩子指明方向與道路,是孩子一生的導(dǎo)師。
我們重視學(xué)校教育
卻常常忽視家庭教育
無奈的是,我們在夸大學(xué)校教育的同時,也忽略了家庭教育。
多少父母為了掙錢養(yǎng)家,忙著工作應(yīng)酬,幾乎沒有好好陪伴過孩子。
把孩子送進學(xué)校,就完全放心了;把孩子送去托管、去補習,就覺得盡責任了。
卻不知道自己的缺席,在孩子身上偷的懶,都會成為一輩子的遺憾。
老師不是萬能的,再優(yōu)秀的老師也無法取代父母在教育上的地位。
蘇霍姆林斯基認為,塑造一個優(yōu)秀兒童,至少要從六個方面出力:
家庭、學(xué)校、兒童所在的集體、兒童本人、書籍、偶然因素。
其中,家庭排在第一位。
中國家長都很焦慮,急著把孩子送去五花八門的補習機構(gòu)。
殊不知孩子的成績或許有保障了,但其他方面的教育卻落后了。
同一班級中學(xué)生之間的競爭,說到底,就是家長綜合素質(zhì)和付出心力的競爭。
“尖子生”不只是老師培養(yǎng)出來的,更需要父母和家庭的配合和支持。
教育若只靠老師
真的會耽誤孩子
教育界有一條備受認可的公式:
一個優(yōu)秀的孩子=60%家庭教育+30%學(xué)校教育+10%社會教育。
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,始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
孩子不是老師的,而是您的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也是一輩子的老師。
在45分鐘的課堂之外,孩子還要學(xué)習怎么做人,怎么與人相處,怎么與這個世界相處。
而這一切,都來源于父母的言傳身教。
老師不是保姆,老師也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,不可能對每一個孩子都做到面面俱到。
父母同樣要參與到孩子的學(xué)習中,親力親為,才不會錯過孩子一生只有一次的成長。
若父母始終沿用錯誤的教育方法,甚至不管不理,只會對孩子造成傷害。
教育是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,父母萬萬不能催著孩子沖刺,自己卻原地不動。
教育最大的死敵
就是大人“怕麻煩”和“圖省事”
教育孩子,千萬不能偷懶。
老師布置作業(yè),是希望孩子在家也好好學(xué)習,家長卻嫌麻煩從來不管;
老師請家長來學(xué)校,商量孩子的問題,家長卻總說工作忙,沒有空。
董卿說過一段特別深刻的話:
在教育孩子時,你選擇了掙錢,不去管教孩子,等孩子長大了,
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,抵不過他敗家一年。
子不教,父之過;教不嚴,師之惰。
玉不琢,不成器;樹不修,不成材。
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道理,放在今天,同樣適用。
教育孩子確實是一件很辛苦,很瑣碎的事情,但這正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,是長達一生的事業(yè)。
教育需要守望與陪伴。愛孩子,就請給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。
教書的是老師
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
“教育”二字是相輔相成的,老師負責教書,父母負責育人,二者缺一不可。
如果把教育孩子比喻成蓋房子,那么父母和老師的關(guān)系就相當于磚頭和水泥。
沒有老師的教書,孩子就像沒有水泥的一堆磚頭,人品再好也沒有未來;
沒有父母的育人,孩子就像沒有磚頭的一灘水泥,再聰明也很難立足社會。
希望所有家長明白:
無論您的工作有多么重要、困難與復(fù)雜,請您記住,還有一項更重要、更困難、更復(fù)雜的工作等著您,那就是育人。
無論您的工作有多么忙,多么無法抽空陪伴孩子,請您記住,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次,一旦錯過就無法重來。
老師教的永遠是課本上的知識,而課本之外的,是父母的育。
有了老師的教,父母的育,教育這件事才完整。
沒有好的家庭教育
再好的學(xué)校教育也是白搭
如果說,學(xué)校教育是孩子獲取知識的窗口,那么,家庭教育就是為孩子成長打開的大門。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,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。
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折射,父母的綜合品質(zhì),決定了孩子的人生素養(yǎng)。
學(xué)校教育也很重要,重要在于,它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補充。
所有老師和父母始終站在同一條戰(zhàn)線上,為了每個孩子全力以赴,是我們的責任,也是使命。
學(xué)校教育和家庭教育,就像一輛戰(zhàn)車上的兩匹戰(zhàn)馬,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
家長支持老師,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長。
教育路上,沒有完美的老師,也沒有完美的家長,為了孩子的未來,我們一起努力。
終究有一天,我們的教育會因為家庭教育的美好而更加美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