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80后夫妻自駕1 5萬公里帶女兒看奧運 這也太有意思了從西安到巴黎,花費42天,自駕1 5萬公里,是怎樣一種體驗?近日,來自陜西西安的80后夫妻方方(化名)和洋君(化名)帶著5歲半女兒,就完成了這樣一段別樣的旅程——眼前的風景從雪山變?yōu)楦瓯?,再變成保加利亞的玫瑰莊園、奧地利的大草坪、夕陽下的圣米歇爾山……一家三口于今年6月9日凌晨兩點順利抵達法國巴黎,提前一個多月就開始感受奧運氛圍。
從西安到巴黎,花費42天,自駕1.5萬公里,是怎樣一種體驗?近日,來自陜西西安的80后夫妻方方(化名)和洋君(化名)帶著5歲半女兒,就完成了這樣一段別樣的旅程——眼前的風景從雪山變?yōu)楦瓯?,再變成保加利亞的玫瑰莊園、奧地利的大草坪、夕陽下的圣米歇爾山……一家三口于今年6月9日凌晨兩點順利抵達法國巴黎,提前一個多月就開始感受奧運氛圍。
此前,方方由于工作原因先行回到國內,洋君則帶著女兒在巴黎體驗奧運并到現(xiàn)場看了開幕式。他們不僅在奧運場館內外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熱情,同胞們一聲聲“你好”也讓人感到溫暖。
準備大半年開啟“西遛”之旅
記者了解到,夫妻二人的社交平臺賬號取名“大腳小腳西遛記”。一方面,他們一家三口都是《西游記》的粉絲;另一方面,此趟行程的主要目的也是“遛”娃,中國地處東方,這是一趟一路向西的遛娃,正如他們在社交平臺的個性簽名:“一起去看看世界這本大書”。
出門在外,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話題。洋君介紹,巴黎的治安狀況相比以前好很多,路上隨處可見警察和軍人,出入巴黎市區(qū)設置了很多關卡。“在有孩子以前,我和孩子他爸來巴黎旅游,親眼見過在大白天巴黎老佛爺商場門口搶劫的場面,也體驗過地鐵車廂口圍了好幾個小偷的場景。開幕式結束后,我一個人騎單車帶娃穿越了20多分鐘人煙稀少的小樹林到達營地,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。”
談到奧運的氛圍,洋君說,在開幕式現(xiàn)場排隊時就可以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人們的熱情,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語言都帶著同樣的期盼和微笑,“現(xiàn)場的同胞也是相當?shù)亩?,一面國旗,一?lsquo;你好’,都能讓人在異國他鄉(xiāng)感受到溫暖。”
奧運會開幕式結束后,洋君和孩子在香榭麗舍大道上。視頻截圖
對于大部分人而言,飛機通常是境外旅游出行工具的第一選擇,方方一家為何決定自駕前往一萬五千多公里外的法國呢?
方方告訴上游新聞記者,因為年齡原因,孩子上小學前空出來了一年時間,也想過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或者在家呆一年,但考慮再三,夫妻倆還是想帶孩子去國外看看,“我和孩子媽媽之前也經(jīng)常出去玩,但是這種常規(guī)玩法都是很固定的??吹降木包c、居住的酒店和網(wǎng)上看到的大同小異。我們想帶著小朋友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接觸世界,于是就選擇了自駕。”
任何一段旅程,都離不開前期的準備與安排。對于方方一家而言,此次跨越15個國家的行程,更是需要做足全方面規(guī)劃。方方表示,自己和妻子從去年就開始著手準備,因為沒有經(jīng)驗,所以準備了大半年。“網(wǎng)上可能會看到有一些網(wǎng)友的經(jīng)驗帖,但是里邊沒有細節(jié),只能自己去拼湊。具體到制定路線、每個國家入關需要什么證件、哪些地方更適合遛娃,甚至學習簡單的修車和急救知識等。”
“在準備的時候還碰到一個非常棘手的情況,就是1月份開始,機動車出入國境手續(xù)有些變化。我們把全國各地做進出口咨詢的電話打了不下五六十個,才辦理好。”方方說。
路況和語言不通是最大挑戰(zhàn)
4月28日,方方一家從新疆烏恰縣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,從中亞到西歐,途經(jīng)了15個國家,“分別是吉爾吉斯斯坦、烏茲別克斯坦、哈薩克斯坦、阿塞拜疆、格魯吉亞、土耳其、保加利亞、塞爾維亞、克羅地亞、斯洛文尼亞、奧地利、德國、瑞士、列支敦士登,最終抵達法國。”
方方說,雖然以前他們也去過好多個國家,但是自駕的感覺,是以前完全不能比擬的。
方方說,不同于其他出行方式,他們自駕出發(fā)前除了給車子做最基本的全方位檢查和保養(yǎng)外,還了解到不同國家對于車子的外觀有不同的法律規(guī)定,“比如中亞的幾個國家正副駕的側面玻璃是不允許貼膜的,所以開到新疆時,我們就把玻璃給換掉了。”
原計劃全程自駕,但在從哈薩克斯坦前往阿塞拜疆時遇到限制,“因為阿塞拜疆目前僅允許通過飛機入境,不允許外國車輛從陸路進入。疫情前可以隨車坐輪渡,疫情后就變了,只能車子隨船走,自己再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前往。”方方說。
除了這個小插曲外,剩下的行程都全靠自己開車。對于方方一家,不算理想的路況和語言不通,成為最大挑戰(zhàn),“在國內的公路都挺好的,但一出國路況就很差了,很多都是山路,高速路也只有兩條道,大車小車通用的。”
“在吉爾吉斯斯坦辦理入境手續(xù)的時候,用英語幾乎和他們沒辦法溝通。人家說我缺一個什么手續(xù),讓我開回國內重新申請簽證。我想這哪行啊,我就給各個單位,警方的、海關的、國內大使館等都打了電話,都沒辦法。那地方也沒信號,我到處比劃找會英文的人,最后耽擱了三小時,總算把這一關過了。”
對于住宿安排,方方說他們以民宿和酒店為主,進入申根區(qū)后有營地可以搭建帳篷,“本來在出發(fā)前我們就按照規(guī)劃的時間路線預訂了每個地方的住宿,但是在烏茲別克斯坦時遇到山體滑坡,路上又耽擱了八小時。所以我們就取消了預訂,開到哪兒算哪兒,再預訂。”
方方介紹,此次行程目的以遛娃為主,再順帶去一些大人喜歡逛的地方。他們還給小朋友設置了三個任務:吃冰淇淋、逛游樂場、與不同國家的大人小孩聊天,學會如何與不同文化的人交流,鍛煉表達能力,“小朋友最高興的事,就是能在不同地方吃不同口味的冰淇淋。她人生中第一次掉牙,也是在格魯吉亞巴圖米的一個游樂場。”
路上最興奮的就是碰到中國藍牌車
方方告訴上游新聞記者,他們自駕經(jīng)過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居民區(qū),商業(yè)氣息不濃,“遇到的所有人都非常友善,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大人,哪怕語言不同,他們也很有耐心地幫助我們。”
“在烏茲別克斯坦,他們主要加97或92號油,但我們的車是加95號油,所以等到我們快沒油的時候,才發(fā)現(xiàn)找不到加油站。我們就進了一個加氣站,那里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,幫我們打電話,叫了人帶著桶過來加油,讓我們很感動。”方方說。
方方發(fā)現(xiàn),越來越多的國家為中國公民提供各種形式的簽證便利,出示中國護照就可以走綠色通道,出入境不到半小時就可以辦理好,“基本上,拿著中國護照可以一路通暢開到土耳其。”
洋君介紹,自駕過程中,他們也碰到過一些中國牌照的車子。在哈薩克斯坦等輪渡的時候,他們遇到一對也是自駕的60后叔叔阿姨,還碰到從國內跑步去巴黎的“李白跑地球”團隊,“在異國他鄉(xiāng),遇到中國藍牌,聽到熟悉的語言時,就非常興奮。第一反應就是去看看他們是誰?就想知道他們從哪里來,到哪里去?”
“自駕這一路,還看到很多中國的基建項目。在格魯吉亞,看到一個中國基建項目上寫著醒目的中國字,就覺得這么遠的地方也有我們祖國在搞基建。到了法國,看到奧運會周邊產(chǎn)品很多都是中國制造,感到非常自豪。”方方說。
42天15000公里的自駕之旅,雖然經(jīng)歷了許多事情,但方方認為,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包容、互相理解,才是旅程順利進行的關鍵,“比如,如何在車上打發(fā)時間,如何安撫小朋友情緒,開錯路是家常便飯,導航都沒用,再加上語言不通,很容易造成情緒波動。在這種情況下,家庭成員需要一起想辦法解決,而不是抱怨或者訴苦。”
方方感慨,一路上的風景固然值得留念,“一家人在這一方小小天地間找到共同的快樂,才是旅行的意義所在。”